荧光显微镜细胞成像中的应用-荧光蛋白影像

  作者:厂家库小编DFW    2020-03-06    阅读:834

荧光显微镜细胞成像中的应用-荧光蛋白影像
    紧凑的桶状结构和内在的发色团是水母和珊瑚突变体的特征性结构。这些结构可以保护细胞的环境免受发色团光化裂解产物的影响,也可以保护发色团免受荧光衰竭因素的影响。在成像时通常遇到的两个此类因素是光漂白和pH过高或过低。荧光团的光漂白(激发导致的破坏)目前了解较少,但却是荧光成像的限制因素。荧光光漂白现象有时通过光漂白量子场和时问常数来描述,但对于细胞生物学者,和其他的荧光素相比更常见,也更实用。例如,EBFP比ECFP容易发生光漂白,而ECFP比EGFP或者EYFP更易发生光漂白。据报道,DsRed或mRFPl比EGFP更易发生光漂白。    荧光蛋白在pKa值在4.5~8.0之间时对pH比较敏感。然而,许多突变体,如黄色荧光蛋白,选择性变异可使这种pH敏感性降至中等水平。    作为一种独特的、遗传密码编码的荧光素标记,GFP或其他荧光蛋白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作为一种成像标记,他们的用途包括:细胞内蛋白定位,蛋白质通过分泌、内吞途径的转运,蛋白质出核和入核,细胞内细胞器追踪以及有机体内细胞示踪。荧光蛋白被用作监测多种生化因素的敏感分子,如细胞内pH、细胞内的钙离子以及细胞不同部位的蛋白磷酸化。除了生化参数外,遗传编码的感受器在监测基因表达和细胞内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可加强活细胞的成像能力。    下面讨论的问题应该被认为是制作活细胞荧光蛋白影像的开端。具体方案和步骤因试剂、设备,甚至同一设备配置的不同而不同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